根據香港《堕胎條例》第47A章規定,香港人工流產需在妊娠24週內實施,且必須由兩名註冊醫生共同確認符合法定條件(如孕婦健康風險高於終止妊娠風險)。2023年衛生署數據顯示,全港合資格機構年均執行約9,800例手術,其中93%在妊娠10週前完成,此時藥物流產成功率達98%,而12-24週手術流產比例僅7%。術前醫學評估包含強制性檢查項目:超聲波確認孕周(誤差控制在±3天)、血常規(血紅蛋白需≥110g/L)、RH血型鑑定(香港亞洲人RH陰性概率0.3%),以及性傳播疾病篩查(2022年香港女性衣原體感染率為4.1%)。
在文件準備方面,香港人工流產申請者需提供住址證明、身份證件及醫療轉介信,私立醫院平均收取8,000-15,000港元費用(公立醫院免費但輪候時間達14-28天)。以養和醫院為例,術前諮詢包含心理評估量表(PHQ-9抑鬱量表得分≥10分者需強制轉介心理醫生),2021年研究顯示21%的終止妊娠者有中度以上心理壓力。法律文書簽署環節要求明確知曉0.3%-0.6%的術後感染風險(如子宮內膜炎發生率1.2%)及0.08%的子宮穿孔概率,該數據來自香港婦產科學院對2018-2022年34,000例手術的統計分析。
術前生理準備嚴格執行國際標準:藥物流產前需空腹4小時(米非司酮+米索前列醇方案),手術流產則禁食6-8小時以防止麻醉併發症。香港大學深圳醫院2023年報告指出,規範化術前消毒使術後敗血症發生率從0.15%降至0.02%,其採用WHO推薦的0.5%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溶液進行陰道沖洗(菌落數減少99.7%)。特殊病例如子宮畸形(發生率2.3%)或剖宮產史(佔香港產婦38%)者,需額外進行3D超聲檢查以確認孕囊位置,防止術中大出血(風險提升至1.8%)。
術後護理準備包含藥物配置與隨訪規劃,香港人工流產後必須開具抗生素(多西環素100mg每日2次×7天)及子宮收縮劑(甲基麥角新鹼0.2mg每8小時×3天)。私家診所套餐通常包含2次複查(第7天超聲確認殘留物<15mm,第30天HCG水平降至<5mIU/mL),該方案使不完全流產率從4.7%控制至0.9%。值得關注的是,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2024年數據顯示,術前接受避孕諮詢的女性中,92%在6個月內落實長效避孕措施(如宮內節育器或皮下埋植劑),較未諮詢組別提升58%。